春节假期对每个上班族来说都是最期待的日子,2017年春节也不例外。很多单位为了体现人文关怀,往往会延长春节假期。但你知道吗?这些多放的假期性质不同,处理不当可能会引发劳动争议。今天我们就来聊聊2017春节放假那些事儿。
2017春节法定假期是几天?
根据民族规定,2017年春节法定假期为1月27日(除夕)至2月2日(初六),共7天。其中1月22日(星期日)、2月4日(星期六)上班。这是全国统一的放假安排,任何用人单位都必须遵守。
但现实中,很多企业会根据自身经营情况调整假期。比如有的公司会提前放假,有的则会延长假期。这就产生了一个难题:这些超出法定假期的日子算什么性质?是年假吗?工资怎么算?
多放的假期是否算年假?
从参考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法院对此难题的判断标准很明确:关键在于用人单位是否明确告知员工多放的假期是年假。
比如某科技公司在2017年春节放了14天假,超出法定7天,但没有在放假通知中说明这7天是年假,最终法院判决公司仍需支付员工未休年假工资。
而另一个案例中,某驾校在放假通知中明确标注”春节法定假3天、带薪年假10天”,法院就支持了驾校的主张,认定员工已经休了年假。
用人单位怎样规范安排2017春节假期?
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如果想要将春节多放的假期计入员工年假,必须做到下面内容几点:
1. 在放假通知中明确标注哪些天是法定假期,哪些天是年假
2. 提前告知员工这一安排,并获得员工领会
3. 确保年假天数不低于员工应享受的标准
4. 放假期间正常发放工资
如果只是笼统地说”延长假期”而不说明性质,一旦发生争议,法院很可能会认定这些多放的假期属于单位自主福利,不能抵扣年假。
员工该怎样维护自身权益?
作为员工,面对2017春节放假安排时也要注意:
1. 仔细阅读公司放假通知,看是否明确标注了年假天数
2. 如果不清楚假期性质,及时向人事部门咨询
3. 保留好相关通知和沟通记录
4. 如果公司未明确告知多放的假期是年假,日后可以主张未休年假工资
记住,年假是法律赋予劳动者的权利,用人单位不能单方面决定其使用方式。2017春节虽然已经过去,但了解这些聪明对今后的假期安排也有参考价格。
拓展资料
2017春节放假安排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无论是用人单位还是员工,都要清楚多放假期的性质,避免日后产生纠纷。用人单位要规范操作,明确告知;员工也要进步警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只有双方都依法行事,才能让春节假期真正成为放松身心、增进情感的美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