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用诗歌诉说那些未开口的爱
父亲节快到了,你想好怎么表达对爸爸的爱了吗?鲜花、礼物固然暖心,但一首深情的”父亲节的诗”或许能触碰他心底最柔软的角落。今天分享的这十首诗,像十封寄往岁月的情书,写尽了父子间那些欲言又止的深情。为什么我们总在诗歌里读懂父亲?或许由于那份爱太厚重,普通语言反而显得轻薄。
第一辑:并肩行走的沉默时光
吕德安的《父亲和我》描绘了经典的中国式父子相处场景——”肩头清晰地靠在一起/却没有一句要说的话”。这不正是我们和父亲的日常吗?明明有满心的话,最终却变成一句”吃了吗”。诗人说这是”长久生活在一起造成的”,多妙的解释!那些一起走过的街道、看过的雨,早把情感织进了骨髓里。你的父亲是否也有这样”灵魂全白”的瞬间让你肃然起敬?
第二辑:身份转换间的困惑与传承
朵渔的《父与子》道出了所有中年人的心声:”我还没准备好去做一个十七岁男孩的父亲/就像我不知怎样做一个七十岁父亲的儿子”。这首诗像一面镜子,照见我们在父子角色中的手足无措。当孩子喊我们”父亲”时突然惊觉:原来我们正在重复父辈的故事。那些关于教育、责任和衰老的焦虑,不正是每个家庭都在上演的连续剧吗?
第三辑:衰老与记忆中的父亲形象
商略笔下”解鞍归来的老骥”、臧海英诗中”抱着石头撞击”的父亲,都在诉说岁月带给父辈的痕迹。你是否也发现,曾经高大的父亲开始扶墙行走?曾经严厉的他变得”柔软温顺”?这些诗句提醒我们:父亲的衰老不是突然发生的,只是我们常常后知后觉。那个能修好所有玩具的魔术师,现在可能需要你教他用智能手机了。
第四辑:生死相隔的未尽之语
韩东的《爸爸在天上看我》和离离的《祭父帖》是写给天堂父亲的诗。字里行间都是”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痛楚。特别是”当父亲离开我/我还要抱着这块石头活下去”这样的句子,像钝刀割肉般让人心颤。这些诗提醒我们:父亲节不该只是朋友圈的狂欢,趁还能拥抱的时候,别吝啬那句”我爱你”。
小编归纳一下:让诗歌成为爱的翻译器
这十首”父亲节的诗”像十把钥匙,打开了中国式父爱的情感密码。它们告诉我们:父爱或许沉默,但从不缺席;或许笨拙,但足够深沉。这个父亲节,不妨选一首诗读给爸爸听,或者自己写几句——不需要华丽词藻,诚恳就是最好的韵脚。毕竟,最好的礼物从来不是最贵的,而是最能抵达心灵的,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