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考志愿级差 一、什么是志愿级差录取 报考志愿级差大学有
志愿级差录取是指在高校招生录取中,对于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等不同志愿之间设置一定的分数差值,某高校规定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之间的级差为 5 分,那么如果一个考生的第一志愿未被录取,而他的分数达到了该高校第二志愿的录取线,那么他的实际录取分数将会比第二志愿的录取线高出 5 分。
执行志愿级差录取的大学
-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是中国的顶尖学府其中一个,也是执行志愿级差录取的大学其中一个,根据北京大学 2022 年本科招生章程,该校在调档时,规则上承认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主管部门根据教育部相关政策给予考生的全国性加分项目,但最高加分不得超过 20 分,同时规则上认可考生具备的所有加分项目中最高分一项,且只能在考生投档分的基础上加分(不进行投档分数预加分处理)。
-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也是执行志愿级差录取的大学其中一个,根据清华大学 2022 年本科招生章程,在想法政治品德考核和身体健壮状况检查合格、高考成绩达到本省(区、市)本科一批录取控制分数线,符合清华大学调档要求的情况下,学校参考考生综合素质评价和学业成绩,根据考生高考投档分数从高分到低分顺序录取。
-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是中国的顶尖高校其中一个,也是执行志愿级差录取的大学其中一个,根据复旦大学 2022 年本科招生章程,对于按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学校在调档时认可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根据教育部相关政策给予考生的全国性加分项目,最高加分不超过 20 分,且认可考生具备的所有加分项目中最高分一项,而考生进档后,在专业录取时,按各考生所填专业志愿的先后顺序,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若考生高考总分相同,则按语文、数学、外语三门成绩总分进行排序,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
-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也是执行志愿级差录取的大学其中一个,根据上海交通大学 2022 年本科招生章程,在专业录取时,按考生的投档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依次按考生所填专业志愿录取,各专业志愿之间无分数级差,若考生投档成绩相同,再依次按数学、语文、外语成绩进行单科排队择优录取。
-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是中国的顶尖高校其中一个,也是执行志愿级差录取的大学其中一个,根据浙江大学 2022 年本科招生章程,当考生填报的专业志愿均未被录取时,对服从专业调剂者,从高分到低分调剂到未录满的大类或专业;对不服从专业调剂者,或体检结局不符合未录满大类所含专业培养要求者,予以退档处理,实行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投档的进档考生,只要专业服从且体检不受限,均予录取。
执行志愿级差录取的优点
-
有利于保护高分考生的利益 执行志愿级差录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高分考生的利益,避免高分考生由于志愿填报不当而被低分段的学校录取。
-
有利于进步高校招生的公平性 执行志愿级差录取可以减少考生填报志愿的盲目性,避免考生由于盲目追求热门专业而导致志愿填报不合理,志愿级差录取也可以减少高校招生中的人为影响,进步高校招生的公平性。
-
有利于高校选拔杰出学生 执行志愿级差录取可以让高校更好地选拔杰出学生,由于高校可以根据考生的志愿填报情况和成绩,更加准确地判断考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从而选拔出真正适合自己学校的杰出学生。
执行志愿级差录取的缺点
-
增加考生填报志愿的难度 执行志愿级差录取会增加考生填报志愿的难度,由于考生需要更加谨慎地填报志愿,避免由于志愿填报不当而导致被退档。
-
可能导致考生的专业选择受到限制 执行志愿级差录取可能会导致考生的专业选择受到限制,由于考生需要在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等不同志愿之间进行取舍,从而可能无法选择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专业。
-
可能影响高校的招生规划 执行志愿级差录取可能会影响高校的招生规划,由于高校可能会由于考生的志愿填报情况而调整招生规划,从而导致招生规划的不确定性。
志愿级差录取是一种高校招生录取方式,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高分考生的利益,进步高校招生的公平性,有利于高校选拔杰出学生,但同时,志愿级差录取也会增加考生填报志愿的难度,可能导致考生的专业选择受到限制,影响高校的招生规划,高校在执行志愿级差录取时,需要各种影响,制定合理的录取制度,以确保招生录取的公平性和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