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研修心得:从作业点评到习性养成的操作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你是否也遇到过学生作业质量忽高忽低的难题?怎样通过日常教学细节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进修习性?今天就来分享我在小学数学研修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发现难题:课代表为何反而退步?
在我的小学数学教学操作中,曾遇到过这样一个典型案例:班上一位原本表现不错的男生梁旭(化名),在担任数学课代表后,作业质量反而下降了。这个现象引发了我的深思——为什么给予荣誉和信赖后,学生反而松懈了?
通过小学数学研修活动中的交流讨论,我觉悟到这可能是由于学生把”职务”当成了终点而非起点。研修中专家强调的”正向反馈循环”给了我很大启发,我开始思索怎样在日常教学中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尝试新技巧:匿名作业点评的魔力
在小学数学研修中学到的”同伴影响力”学说给了我灵感。我开始尝试在课堂上匿名展示学生作业,既保护了学生自尊,又能让他们通过同伴评价觉悟到难题所在。
记得第一次展示梁旭作业时,虽然字体潦草、错误较多,但我刻意强调了其中的闪光点。课后他主动找我,承诺下次会写得更好。这种”被看见”的感觉,比单纯的批评或表扬都更有效。这不正是小学数学研修中强调的”建设性反馈”吗?
见证改变:小进步积累大成长
让我惊喜的是,仅仅两次作业后,梁旭的字迹就有了明显改善。他开始认真对待每一道题,不再留空。虽然进步幅度还不大,但这种态度的转变才是最珍贵的。
通过小学数学研修,我学会了用进步的眼光看待学生成长。现在我会定期记录学生的微小进步,在家长会上展示这些”成长足迹”。家长们反馈,孩子在家做数学作业的态度也变得更积极了。
研修启示:每个学生都值得被看见
这次操作让我深刻体会到小学数学研修强调的一个见解:教学的艺术在于发现每个学生的独特价格。现在我会有觉悟地轮换展示不同学生的作业,让每个孩子都有”被选中”的机会。
你是否也在教学中遇到过类似情况?欢迎分享你的小学数学研修心得。让我们一起在反思中成长,在操作中进步,为孩子们打造更优质的数学进修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