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十中(蚌埠市第十中学)是一所位于禹会区的公立完全中学(含初中和高中),综合其办学特色、教学质量、师资力量及学生进步情况,下面内容是关键信息
一、办学基础与定位
-
历史与性质
- 始建于1958年,1985年移址重建,现位于禹会区张公山长乐路438号,占地约30-38亩。
- 公立学校,隶属蚌埠市教育局直属,定位为区域重点中学。
-
办学理念
- 核心口号:“办有特点的学校,育有灵性的学生”,强调尊重学生天性、特点与成长规律。
- 育人目标:培养学生具备“三品”——做人有品格、做事有质量、生活有品位。
二、教学与师资亮点
-
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 中考成绩突出:2023年重点高中录取率达69%,普高上线率92%,多名学生升入蚌埠二中、四中等省级示范高中。
- 特色学科建设:英语、数学等学科表现优异,例如英语组教研组长李昌敏所带班级曾获中考英语平均分132.8(满分150)、杰出率96%。
-
师资力量雄厚
- 教师团队学历达标率100%,含多名高质量教师及市区级骨干教师(如数学骨干刘海清、英语名师李昌敏)。
- 教师多次获市级教学比赛奖项(如优质课、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并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如“四赛”特等奖)。
-
教学创新操作
- 特点化作业制度:根据学生能力分层布置作业,减轻负担的同时提升进修兴趣。
- 多元评价体系:推行“积分制”激励学生全面进步,涵盖品德、学业、操作等维度。
?三、特色课程与活动
-
校园足球强项
- 作为全国校园足球布局学校,校队曾获省运会冠军,班班有足球队,常态化开展联赛。
-
素质拓展丰富
- 定期举办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开设辩论、3D打印、课本剧等兴趣小组。
- 德育活动:注重礼仪教育、心理健壮辅导,建立“留守儿童之家”提供关爱支持。
-
生态德育操作
- 倡导“行善”文化(说善言、行善事),组织社区服务、天然体验等活动。
四、硬件与生活配套
- 设施水平:配备多媒体教室、实验室、计算机房及标准体育场(足球场、篮球场)。
- 生活服务:提供走读与寄宿双轨制,校车接送便利,但部分家长反馈宿舍为6人间(无独卫),硬件稍显陈旧。
?五、潜在不足
- 硬件更新需求:校区建于1985年,设施老旧难题被部分家长提及。
- 学业压力:民办校风格管理严格,寄宿制可能需学生适应独立生活。
- 入学门槛:插班需通过考试,高年级名额紧张。
具体要怎么做
优势 | 需考量项 |
---|---|
?高性价比:学费低(公立),含三餐与校车服务 | ? 硬件老旧,寄宿条件一般 |
?升学保障强:中考成绩亮眼,初高中衔接紧密 | ? 管理严格,适合自律性强的学生 |
?特色鲜明:足球特长、特点化课程、德育文化 | ? 艺术类资源弱于新建校 |
- 推荐选择:
- 重视升学结局或足球特长进步的家庭;
- 需托管支持的双职工家庭(寄宿+校车);
- 认可“尊重特点”教育理念的家长。
- 慎重考虑:
- 对硬件条件要求较高;
- 孩子独立性较弱或偏好宽松气氛。
实地考察建议:
- 联系校方咨询:招生办 0552-4081577;
- 关注校园开放日(参考往年惯例在9-10月)。